如果說妮妮鬆繩且有滿滿嗅聞散步時得到的滿足是80分,有遇到帥寶就會是100分了,妮妮少女心會大噴發,搖著尾巴加小小嬌嗔地告訴帥寶牠來了,帥寶也會搖著尾巴過來,接著兩犬互聞臉頰嘴巴,再一起跟隨彼此、交換尿尿氣味,相處不到十分鐘就會散會了,可妮妮會得到好多開心。(照片是帥寶在磚頭堆上等固定餵食的小姐,無暇理會林口浪犬界交際花。)
以前島輝時期,養牠第二年牠被一隻黃金獵犬壓在地上後從此社交崩毀,距離狗30公尺遠就會開始起狂吠,為此我開始接觸訓練。八年前(哇~回想起來對我來說好像明末清初的事情了。)我在一場講座上聽到「狗不需要朋友,牠只需要跟你好好生活。」老實說,這兩句話讓當時對島輝社交崩毀束手無策的我感到如釋重負,完全就是承接我無力感的舒適圈,講白一點就是一個台階。
可這種舒服很快就終結了,就因為我看到別的狗可以玩時一起,產生一連串疑問「那為什麼牠們可以一起相處?牠們這樣看起來好快樂,為什麼島輝以前可以跟狗相處?真的不需要狗朋友嗎?狗不是群居動物嗎?」都怪我太好奇。
隔年,我在吐蕊阿嬤的講座一連聽到幾句振奮我心的話
『狗天生會社交。』
『狗的社交只有狗可以教。』
『我的狗兒剛來的時候是會攻擊狗的,運用一些方式後牠是我見過最會社交的狗兒。』
『狗需要人類朋友,也需要狗朋友。』
於是我大膽的嘗試在講座上學到的內容,確實讓我觀察到改變,於是我徵求社交散步對象,然後就認識了Polo拔和小羊。島輝從需要距離狗兒30公尺遠,到後來可以跟五隻狗兒在山水綠散步,裡面包含牠最沒有辦法的黃金獵犬,牠從只會狂衝狂吠到運用很多安定訊號,重拾了牠的社交技巧,資深島粉應該都知道這段了。
島輝最喜歡小羊了,社交曾經崩毀成那樣,但我還是看得到牠有小羊在旁時的那種滿足神情,對散步也有期待感,也會相互探索對方好奇的事物,那是我們給不了的滿足,就像妮妮與牠的浪犬朋友們,那種關係是我再怎麼想給都做不到的,因為我就不是狗啊。
妮妮在青少年轉大人時期,社交技巧極度不穩,我一度覺得牠是不是也要崩毀了?或是很容易就壞掉,感謝有好幾隻浪浪朋友們的教導,每一次跟妮妮相處,都在帶領牠往良好社交的路前進,也在教導牠耐心。
就跟我們人類自己一樣,每個人都有偏好的朋友類型,狗兒也會有,喜歡文靜的還是喜歡比較瘋狂的?喜歡陽光型的還是安靜型的?島輝喜歡可以接受牠需要比較大的空間,靜靜地相互陪伴最好,妮妮喜歡說話直接明確但有點小玩性的,也只喜歡米克斯。
我在想,如果說要一個天生這麼需要社會性的群居動物只跟人類好好生活就好,是不是幾乎等於要我們人類只跟我們的狗好好生活就好?恩,那好吧,要不要先把臉書和Line的APP刪了?